拂过小说CMS
拂过小说CMS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百七十八章:先诛辽东后灭东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七十八章:先诛辽东后灭东瀛

 

大汉。/p

刘邦不爽的睁开眼。/p

“他娘的”/p

“遭瘟的老头子!”/p

“那个时候的乃公再干什么?”/p

“你干他呀!别怂别掉份呀!干他丫的!”/p

从地上站起,抱起旁边的酒坛,刘邦嘟嘟囔囔着。/p

“奶奶的这四儿还真告诉他了”/p

“赢老头真放弃扶苏了?”/p

其实刘邦也不看好扶苏。/p

这个人吧,哪哪都不不错,为人正直、仁义、刚正不阿。/p

绝对是个好人。/p

就是让人忽悠瘸了,当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当皇帝。/p

以前只是有感触,现在则是有模板对应了。/p

那明朝的弘治皇帝就是扶苏上位的大体走向。/p

都是金子,分什么高低尊卑啊?/p

你只需要用就是了!/p

这可真是到头来你当了尊贵的金子,国家完蛋了。/p

刘邦突然站定脚步,咂了咂嘴。/p

“嬴政要过继四,那边的自己不得跟着陪陵啊?”/p

“不对”/p

刘邦突然想起嬴政是加寿了的。/p

“没准是那个自己早死呢?”/p

“嗯早死好,省得麻烦。”/p

/p

大汉武帝时期/p

刘彻开始不认识这个世界了。/p

“搞什么呀,别乱来啊!”/p

卫子夫也不知道刘彻受了什么刺激了,又开始神经兮兮的。/p

刘彻则犹豫了片刻,将群里的事情告诉了卫子夫。/p

就当是缓和关系吧。/p

他也不想后半生两个人这么别扭。/p

然后卫子夫也觉得不认识这个世界了。/p

她微张樱唇,难掩惊愕道:/p

“也就始皇帝要娶薄太后?”/p

刘彻跟咽了只苍蝇一样,但依然摆道:/p

“不他应该是让高祖娶薄太后。”/p

他娶薄太后/p

那指不定生出个什么来呢。/p

卫子夫觉得这话怪怪的,但暂时没心思仔细追究了,只是掩嘴道:/p

“过继”/p

刘彻扶膝长叹一声。/p

“始皇帝这是疯了呀。”/p

但他却莫名的能理解。/p

因为大秦更重要。/p

“那个世界的自己以后就不是汉武帝了。”/p

“是秦武帝了。”/p

“不对,已经有秦武王了不如叫光武吧!”/p

卫子夫怪异的看着他。/p

你也疯的不轻啊。/p

/p

大隋。/p

略微探讨了几句,杨坚与独孤伽罗不在关心秦汉之间的“爱恨情仇”/p

又不是什么大事。/p

那李世民,啊不,杨世民!/p

现在还在摇篮里吹泡泡呢。/p

“朱元璋为什么要去嘉靖那里啊?”/p

杨坚看着天幕,不太理解。/p

这就表现力,你怎么动他啊?/p

你里的次数可不多了。/p

/p

大明嘉靖时期/p

“你这他娘的给咱干哪来了?”/p

朱元璋站在冰湖上,四处寻摸一圈。/p

“这还是北京吗?”/p

一边的朱棣扶着头盔,看着天上,对朱元璋道:/p

“爹你看天上。”/p

朱元璋抬头。/p

“他娘的”/p

而此时的北京紫禁城。/p

朱载坖看着天幕从头皮麻到脚底。/p

“那是辽东?天上那个是爹?还有太祖和成祖?”/p

好乱啊!/p

为什么太祖他们会到辽东啊?/p

这东西还是指定皇帝身边吗?/p

也不定啊。/p

“遭了太祖你可别冲动啊。”/p

“爹你也别冲动啊!”/p

京城里的人可都看着呢!/p

/p

大明天启时期/p

朱由校望着天幕,轻声问道:/p

“太祖爷上还有几次通往之数?”/p

魏忠贤低头躬身道:/p

“上位,太祖爷一开始去了建文朝一次,刚才去成祖那一次,这回是嘉靖爷一次。”/p

“还有两次。”/p

朱由校摸了摸下巴。/p

“五弟那里太祖爷是一定要去的。”/p

“还有一次,不知是去万历帝还是弘治帝了。”/p

魏忠贤愣了一下。/p

弘治帝?不应该去英宗那里吗?/p

朱由校不用看就知道他心里想什么。/p

但他不会。/p

整个大明,除了五弟那里,问题最大的地方就是弘治爷那了。/p

/p

大明嘉靖时期/p

“太祖皇帝?”/p

悬于空中的朱厚熜看到/p

太祖爷怎么上这来了?/p

大明盘点完了?/p

没有细想,朱厚熜气沉丹田。/p

身影降落。/p

朱元璋与朱棣看见近在眼前的朱厚熜,突然发现这人的变化比天幕里展现的还大。/p

这个头都赶上咱一个半高了。/p

“你不冷吗?”/p

朱棣看着只穿一身紫褥黑袍还敞着怀的朱厚熜十分好奇。/p

朱厚熜那刚想问候的话直接被堵在嗓子眼里。/p

他正想回话,朱元璋又开口了。/p

“咱就问你一句话。”/p

“咱这个大明太祖皇帝你认不认。”/p

您二位这是不让我开口啊!/p

“云孙朱厚熜,叩见远祖爷爷,大明太祖皇帝。”/p

“不知这位是哪位祖宗?”/p

朱棣又托了托往下滑落的头盔。/p

“我是燕王朱棣,按辈分算你应该叫我太祖爷爷,但跟爹的庙号犯冲,你就叫我祖爷爷吧!”/p

朱厚熜毫无二话的又叩首道:/p

“见过祖爷爷。”/p

朱棣叉着腰点点头。/p

行,这趟来的值!/p

一下子就看到了七世孙。/p

他又看了一眼自家老爹。/p

八世同堂了吧也算?/p

朱元璋则眼皮子一跳。/p

这子不好搞啊。/p

他刚才抬头的一瞬间就发现毁了!/p

天幕不在头上!/p

他才不想赌这孙子念几分血缘之情呢,刚想拉着儿子跑他就下来了。/p

但看他这态度开口就是远祖,然后是太祖皇帝/p

原计划放弃!启用备用计划!/p

打定主意,随即对跪地叩首的朱厚熜缓缓点头,正色道:/p

“你认我这个远祖,那咱求你个事。”/p

朱厚熜愣了一下。/p

您求我?/p

搞反了吧?/p

“你跟我走一趟吧。”/p

朱厚熜又愣了。/p

啊?/p

没等反应过来,金光瞬间乍起!/p

眨眼间,三人消失不见。/p

/p

大明。/p

“哎呦!”/p

朱棣一屁股坐在地上。/p

身后的金光化作片羽。/p

“怎么还把我踢出来了?”/p

“不带我玩了?”/p

马皇后将他扶起来,左右看了看。/p

“行,没受伤。”/p

朱棣拍了拍屁股,看着马皇后突然笑道:/p

“娘!爹他怂了!”/p

/p

马皇后听着也乐了。/p

天幕里一展示朱厚熜的威力,她就知道老朱得改弦易辙。/p

他又不傻。/p

“你不知道,你爹心眼可多了。”/p

“能屈能伸。”/p

话里有一股追忆之情。/p

但朱棣懒得细寻思了,冲着马皇后一抱拳。/p

“娘!我去找大哥了!”/p

完扶着头盔转身就跑!/p

爹怂了!/p

这么大的事情不跟大哥一可就太遗憾了!/p

哈哈哈哈哈!/p

马皇后慈爱的看着腿捣腾的身影。/p

“真是你爹回来后你又免不了一顿毒打。”/p

/p

大明万历时期/p

面无表情的起笔落。/p

朱笔在奏折尾处的留白写了一个阅字。/p

一名宦官迅速收拾好批复完的奏折。/p

另一名宦官则顺势平铺开下一本奏折。/p

朱翊钧脸上没有丝毫变化。/p

他已经有些麻木了。/p

然后/p

“孙子!爷爷和远祖来看你了!”/p

“你那多屁话!子!接住了!”/p

接住啥啊?/p

朱翊钧疑惑抬头。/p

然后一只砂锅大的拳头映入眼帘!/p

“嘭!”/p

鲛皮乌甲的铁指砸中鼻梁。/p

朱翊钧拖着喷泉似的血箭后仰撞翻。/p

对面的朱厚熜下意识捂住鼻子。/p

“远祖”/p

他看着殿内惊呆了的宫女侍人,下意识的一语双关道:/p

“远祖,这样太伤他了吧?”/p

朱元璋头也不回的怒声道:/p

“伤他妈个头!”/p

那边的朱翊钧刚刚捂着鼻子扶桌起身。/p

老朱大喝一声:/p

“躺下!”/p

一拳轰出!/p

朱翊钧又被迎面打了一拳,新伤加上旧创。/p

鼻血狂喷,直挺挺后倒过去。/p

这回便没再起身了。/p

朱厚熜伸着脖子瞅了瞅。/p

“没死吧?”/p

朱元璋上前两步,用脚扒拉两下,冷哼一声:/p

“死了更好!”/p

“他儿子孙子比他靠谱多了。”/p

朱厚熜明白了,这是没死。/p

“远祖,我们下一步直接去辽东?”/p

朱元璋随拿了份未批复的奏折看了看,嘴里搭话道:/p

“你子是贼,这就猜出来了?”/p

朱厚熜笑了笑没话。/p

老朱顺批了道折子,将奏折扔到桌上,对朱厚熜道:/p

“这地方你比我熟。”/p

“那些内阁大臣都在哪待着?带路!”/p

朱厚熜没动,只是带了几分意有所指道:/p

“远祖,您不应该去见他们。”/p

“刀未出鞘时,才是最可怕的。”/p

“为帝之道,悬而未决。”/p

朱元璋先是眼睛一瞪!随后又冷静下来。/p

“悬而不决”/p

“哼。”/p

“走吧!”/p

这回朱厚熜跟着走了。/p

“远祖啊,咱们先去哪啊?”/p

“先诛辽东,后灭东瀛。”/p

“唯我大明,万世永昌!”/p

声音渐行渐远。/p

在安静了几个呼吸之后。/p

御案下,朱翊钧悄悄探出头。/p

“呼嘶”/p

他觉得鼻梁应该是断了。/p

太祖皇帝可没留啊。/p

不过还好不是爷爷出,不然怕是脑袋都没了!/p

“还看!去叫太医啊!”/p

朱翊钧扶桌起身做到龙椅上,对身边没个眼力见的宦官怒声着。/p

“悬而不决”/p

/p

大清乾隆时期/p

“嘿,这人。”/p

乾隆敲着扇子。/p

“还想着万世永昌呢。”/p

“这意识比魏文帝都差远了。”/p

永琰则心翼翼道:/p

“汗阿玛,你就不生气?”/p

乾隆瞥了他一眼。/p

“朕生什么气?”/p

“大清天下怎么来的你不知道吗?”/p

“再者,那是其他世界的女真。”/p

“关我大清满人什么事?”/p

“佛家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p

“三千大千世界,朕管得过来吗?”/p

“还是关注自身这一亩三分地吧。”/p

乾隆现在就想知道自己后面的大清是如何了。/p

尤其是那八国。/p

/p

大清光绪时期/p

光绪看着明太祖带着霸王嘉靖去帮助大明皇帝,羡慕不已。/p

“你,咱大清有没有哪位先帝也能像这明太祖与嘉靖皇帝一般?”/p

珍妃给倒了杯茶,闻言仔细思考着,片刻后道:/p

“能有通往之能的,怕是只有乾隆爷有几分可能。”/p

“毕竟我大清的军事与民生都是在乾隆爷上达到顶峰的。”/p

光绪点了点头。/p

“那似嘉靖皇帝那般的呢?”/p

这回珍妃犯了难了。/p

自乾隆爷以后的大清皇帝可以是黄鼠狼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p

太祖太宗完了,那就只有顺治爷、康熙爷、雍正爷三位了。/p

而这三位/p

不好。/p

/p

大明天启时期/p

朱由校明白朱元璋的做法了。/p

属于是非常直白的以力破局。/p

“既然如此,弘治爷那里怕是去不成了。”/p

不过也行。/p

朱由校翻了翻那记载着历代皇帝奖励与惩罚的本本,看着弘治那栏若有所思。/p

女帝/p

不是幼年期的武昭仪,不是成熟期的武后,而是完全究极体的武则天。/p

不是他看不起弘治一朝的老臣们。/p

弘治爷哪怕有了这位的三分段,那些大臣都玩不过他。/p

就是军事这块/p

朱由校合上书本,长叹一声:/p

“罢了罢了。”/p

“祖先自有祖先福。”/p

“再坏又能坏哪去?”/p

笑话,前有万历后有崇祯。/p

朕早已无所畏惧!/p

“嗯?开始新朝了?”/p

天幕上,崇祯那边还在提前体验刑法,朱元璋与朱厚熜前往辽东。/p

画面混沌成一片,复归白光。/p

下一瞬。/p

一名外罩锦袍的将军站在城墙之上。/p

扶剑柄,望向北方。/p

而脚下城墙的横匾上铁笔银钩三字。/p

山海关/p

/p

崇祯自缢那天,李自成在明朝首辅大学士魏藻德和三百名宫廷宦官的陪同下,经承天门,箭射匾额后入宫。/p

北京城陷,有四十多名明朝官员自杀身亡,但有一千两百多名官员投降。/p

讽刺的是,主张南迁的李邦华在城破之日于文天祥祠投缳而绝。/p

主张坚守的陈演、魏德藻、光时亨等人全部投降。/p

崇祯的遗体在三天后才被发现。/p

李自成将他和周皇后的棺材放在东华门,明朝的文武百官从崇祯皇帝的棺材前走过,看都不看一眼。/p

只有襄城伯李国桢一人,看到皇帝和皇后的棺材后,踉跄奔走,跪在棺前大哭,也只有李国桢一个人穿孝服徒步送葬。/p

随后崇祯与周皇后二人被安葬在田贵妃的墓中,即现在明十三陵中的思陵,李国桢在陵前自尽。/p

崇祯十七年(644)三月二十三日,以旧首辅大学士陈演、成国公朱纯臣为首的明朝降官纷纷劝李自成早登帝位。/p

复社文人、庶吉士周钟写劝进表,骂崇祯为独夫民贼,夸李自成是尧、舜、汤、武。/p

一时间,李自成似乎真的夺得了天下,要成为“明太祖第二”了。/p

但此时在山海关方向,还有一个最大的变数,就是由吴三桂率领入关勤王的关宁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