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全国各地人民起义
第0章天京事变!/p
江南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便于筹粮筹款,亦能割断清廷的财税来源,所以洪天王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p
但洪秀全万万想不到,这辈子他再也没有会走出南京。/p
就在洪秀全忙于建都、封赏的相关重要工作时,咸丰送了他一份大礼,一个由清军做成的笼子。/p
咸丰令以绿营、八旗为主力的清军设立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在南京周围编织了一个大笼子,欲把太平军囚在笼子里。/p
但太平军事实上的一把杨秀清自然也不会束待毙,在经过周密准备后,杨秀清兵分三路反攻清军。/p
/p
天幕上。/p
血色铺染大地。/p
清军全副武装的骑兵游荡在战场上。/p
偶尔用长刀刺向一具扑在地上的完整尸体。/p
/p
第一路是来自天地会的悍将李开芳、林凤祥率领的两万大军——北伐军。/p
他们的使命是把战火引向华北、引向北京,替南京城里的太平军分担压力。/p
孤军向北,深入敌境,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缺乏补给和支援,全靠自己杀出一条血路!/p
所以,北伐军的序幕拉开之前,它的结局就已经注定。/p
这支孤军深入的北伐军虽然杀得清军屁滚尿流,一路打到天津。/p
但北伐军在天津城下遇到了一个无法战胜的对——酷寒。/p
在孤军深入后继无援的条件下,北伐军军心迅速涣散。/p
人心散了,地利也不在北伐军这一边,华北平坦的地势,特别适合清军“战神”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作战,在骑兵的冲击之下,北伐军没有任何会。/p
咸丰五年(55年),北伐军全军覆没。/p
/p
大明永乐时期/p
“从南统北,不是那么容易的。”/p
朱棣觉得太平军还是缺一个拥有大局观的人物。/p
“过早北伐,白白牺牲将士。”/p
“还因为北伐导致分兵,西征兵力碰上湘军。”/p
“应该尽早东征,拿下江浙地区。”/p
“如此分兵,让太平天国拿下金陵带来的战略成功,只有一半还不到了。”/p
朱瞻基托着下巴猜测着:/p
“按照内讧的法,这分兵有可能就是太平天国内声音不统一的缘故。”/p
朱棣看着杨秀清三字,点了点头。/p
“有道理,洪秀全与杨秀清,必有龌龊。”/p
/p
第二路是以丞相胡以晃、石达开先后为主帅的西征军,他们的使命是占据长江中上游,据长江天险以保东南半壁江山。/p
西征军出兵初期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对,陆续攻下重镇安庆、九江、武昌,将湖北、江西纳入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p
但后来就对上宿命中的对——湘军。/p
/p
大金世宗时期/p
完颜雍突然想起在天幕里看到的一句话。/p
“完美的匹配制。”/p
南边那个就是一直如此啊。/p
/p
大宋宁宗时期/p
赵扩看着“命中”二字,想着北方的对。/p
“何止是宿命啊。”/p
“简直就是冤孽!”/p
/p
而第三路则是由坐镇大本营的杨秀清指挥的太平军主力,杨秀清亲自对付清军江北、江南大营,这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p
历经三年鏖战,咸丰六56年,杨秀清指挥太平军击败清军江北、江南大营。/p
至此,太平天国占据长江以南大部,与清朝划江而治,国势升至巅峰。/p
/p
大唐玄宗时期/p
“来了来了。”/p
李隆基坐直身体。/p
“盛极必衰,但是要来了。”/p
/p
但是欲望是把双刃剑。/p
翻开人类所有的斗争史,会发现什么无间道、反间计、借刀杀人等从对方内部下的办法都有神奇的效果。/p
无独有偶,农民起义大多失败的历史教训也深刻地印证了这个道理。/p
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p
/p
炎汉灵帝时期/p
刘宏深以为然。/p
若不是张角惨遭背刺,大汉不一定能撑到辩儿协儿那里。/p
想到黄巾,他不由看向刘备与曹操。/p
那也是这二人的进身之阶。/p
/p
后唐庄宗时期/p
“黄巢吗”/p
李存勖不是很看得上黄巢。/p
所以杀世家这事也很符合他的胃口。/p
“但大事未成就声色犬马,不是为王之道。”/p
李嗣源瞥了他一眼。/p
别人/p
你也一样。/p
/p
太平军自威望很高、能力也很强的冯云山战死之后,军政大权就落到了能力与野心成正比的杨秀清上。/p
弟野心勃勃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只要当大哥的自己有本事、驾驭得当,弟的野心就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他自己对老大的敬畏感所埋葬,逐渐适应做弟这一压力不大却前途不的职业。/p
/p
大汉。/p
刘邦认同这话。/p
“乃公就是这么做的!”/p
“你看谁不服朕!”/p
吕雉冷笑着:/p
“呵,明里暗里逼反异姓王。”/p
“确实是好算计。”/p
刘邦面不改色心不跳道:/p
“胡,那是他们心有二意。”/p
“朕可是他们亲选出来的。”/p
“是他们违反了法理,关乃公何事。”/p
吕雉依然冷笑着,眼神却看向刘盈那边,略带几分讽刺与失意道:/p
“代王不愧是你儿子。”/p
“可惜了盈儿。”/p
刘邦依然充耳不闻。/p
太子之位必须是刘恒的。/p
谁也拿不走!/p
大汉四百年!/p
乃公赢嬴政都赢麻了!/p
/p
但洪秀全是这一规律的反例。/p
洪秀全虽被奉为教主,但杨、萧等人并不真心信仰洪的教义。/p
冯云山当年拉拢杨、萧入伙,不曾提及洪的教义。/p
咸丰三年(53)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杨秀清拜谒当地的孔庙,这对高呼“打倒孔妖”的宗教领袖洪秀全而言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p
杨秀清的举动,意味着掌控世俗权力的他并不尊重洪秀全的教主地位,也不尊重洪的教义。/p
作为回应,洪秀全只能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宗教领域,这也是他唯一可以倚仗的权力来源,以越来越极端化的行为凸显自己的权威和存在感。/p
建都南京后,洪秀全开始文化变革运动。/p
“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p
明确宣布禁绝、焚除儒学经籍和诸子百家书籍。/p
这一极端行为随后被曾国藩充分利用。/p
/p
大秦。/p
咸阳宫。/p
嬴政与刘邦俱都站在宫墙上。/p
两人看着天幕。/p
一人面无表情。/p
另一人也面无表情。/p
‘咸阳这鬼地方是不是克乃公啊’/p
刘邦板着脸暗自念叨着。/p
‘不然找个理由打发外调算了。’/p
但这个想法只是一转念,就被他死死按下去了。/p
还是别找死了。/p
/p
/p
洪秀全的行为,在太平天国内部造成了思想混乱,给真正总理政务的杨秀清带去许多麻烦。/p
而杨秀清的反击方式是也很直接,就是借着“天父附体”斥责洪秀全。/p
洪秀全无视“天父”旨意,继续加大力度推行禁绝儒学与焚烧古书运动。/p
杨秀清就再次“天父附体”。/p
/p
{看来和“人相食,是要上史书的”情况一样。}/p
{现在想想,洪、杨等人的政治实践正好在中国试验了一遍英式君主立宪制的可行性。}/p
{效果惊人,很显然不适用于中国。日后康梁之,几乎浑如梦呓。}/p
{曹操和汉献帝已经试过了,大家都不行,还是得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p
/p
曹魏。/p
曹操的酒杯端到嘴边止住。/p
最后冷哼一声,饮下酒水。/p
“他们内斗的本质是制度结构设计的不均衡导致。”/p
“一开始就是个草台班子,拿下南京后又没有重新进行制度结构的再调整。”/p
“最终难以持久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p
与孤和汉帝可大不相同。/p
/p
而咸丰六年(56)又有两件大事发生。/p
一是杨秀清率太平军击败清军江北、江南大营。/p
二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了。/p
/p
大清康熙时期/p
康熙心里早已做好准备,但看到鸦片战争四字依然是一阵邪火涌上心头。/p
“英吉利!”/p
“大清的心腹之患!”/p
胤禛看着一脸阴沉的康熙,还是开口道:/p
“与其对准英吉利,不如广开民智吧。”/p
康熙瞥了他一眼。/p
“你想回龙兴之地,朕可以送送你。”/p
胤禛叹口气。/p
“何必呢,魏孝文帝不也推行汉化吗。”/p
“不改衣冠,恢复发饰。”/p
“这才是真正表明满汉一体啊。”/p
“汗阿玛,只有众志成城你中金莲才能发挥大用啊。”/p
康熙看向放在边的金莲。/p
祖宗基业与长生久视。/p
怎么选/p
当然长生久视啦!/p
靠北!这还用想。/p
长生久视后,祖宗基业照样是朕的!/p
/p
当时海外诸国很看好洪秀全的这个信奉基督教的政权,有心跟洪秀全来个里应外合,合伙灭掉清朝,然后搞搞商务合作什么的。/p
但在派人接触过洪秀全之后,这个想法就破灭了。/p
首先是拜上帝教的基督教义太山寨,让他们无法接受,然后是洪秀全的态度跟清朝一样,坚持将他们当做藩属国来对待。/p
杨秀清虽然瞧不上英法这种“藩国”的实力,但他对英法联军与清军厮杀替自己分担火力的行为还是持赞赏态度的。/p
清军新败,且要应付英法联军,无力挑起新的战事,洪秀全只知风流快活。/p
于是,杨秀清越来越热衷于“天父附体”的表演。/p
没多久,还在搞禁书的洪秀全发现,自己的支持者一个一个的消失了,自己发布的命令的有效范围仅限于自己的王宫,天京城里几乎都是杨秀清的人。/p
洪秀全被架空了。/p
/p
天幕上。/p
南京城夜色深沉/p
一队骑兵自“天京”南门而入。/p
一行人快马加鞭行至距一处府邸百丈处。/p
从人皆下马,数百人分成几队。/p
为首的将领自率一百余人率先趋向府邸。/p
守卫门人见是来者中有令牌,立刻大开府门。/p
众人即刻涌入,喀嚓数刀!/p
数十门卫均在片刻被砍掉脑袋。/p
府邸处。/p
刚刚躺下的中年男子听到外面传来吵嚷声,随即起身,拿起衣袍披上。/p
身披一件白袍的中年男子推开房门。/p
“吱呀。”/p
房门方启,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愤怒的脸。/p
未及出声。/p
数把钢刀齐搠于他的胸前!/p
门口的将军上前一步,揪住男子发髻。/p
“唰!”/p
中刀一使劲,把血淋淋首级拎于中。/p
随后信一掷。/p
男子的脑袋被抛入晶莹透亮的金鱼缸内。/p
在火把和琉璃灯的照耀下,首级在水中自上而下,慢慢沉落。/p
腔中鲜血蔓散开来,渐渐遮掩住了他脸上瞠目张嘴的惊讶表情。/p
/p
获得初步胜利的杨秀清,放松了警惕。/p
但杨秀清犯了个致命错误,他以为自己对是洪秀全,可他的对不仅仅是洪秀全。/p
杨秀清最大的法宝是“天父上身脱口秀”。/p
但杨秀清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个特权,从进入天京以后,杨秀清一共扮演天父下凡三十多次,主要是通过天父附体下达旨意,贬低其他人公众形象、夺取军权、骗取美女、树立个人权威,每次都要把大家折腾得死去活来,可天父是太平天国自己树立起来的神,大家实在拿他没办法。/p
杨秀清肆无忌惮地在太平军开挂,最后结果就是惹怒了天国几乎整个领导层。/p
如开国元老北王韦昌辉、新贵燕王秦日纲,甚至还包括被杨秀清自己看成心腹的中央大员,丞相陈承瑢。/p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被杨秀清借在众将士面前狠狠地鞭打过屁股。/p
他们都被杨秀清的极度专权伤过自尊。/p
他们都受够了天父下凡这种无休止的精神折磨。/p
他们都想让杨秀清去死。/p
洪秀全之所以任杨秀清作为,也只是因为一个字:忍。/p
而杨秀清放松了警惕,他的会来了。/p
/p
大明正德时期/p
朱厚照看向朱厚熜。/p
朱厚熜下意识摸了摸脖子。/p
难道宫女勒脖子也是哪个被打了屁股的大臣怀恨在心/p
“看似狂傲不羁,实则毫无驭下之术。”/p
朱厚照悄咪咪移开视线,装模作样的着。/p
“此类人物,结局凄凉也就不令人意外了。”/p
看来这屁股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打的。/p
朱厚照发散着思维。/p
不过两者也不能同日而语啊。/p
/p
大清乾隆时期/p
乾隆嗤笑一声。/p
他看到了杨秀清败亡的本质。/p
“匪徒矣。”/p
这个人根本不知道怎么控制权力,也不知道如何平衡权力。/p
他甚至连最基本的恩威并施这种技巧都不会用。/p
只会一味地用极端的暴力和威胁来维持权力的延续。/p
“但这也是好事。”/p
对大清来,可真是大好事了。/p
/p
咸丰六年八月初三,太平天国丙辰六年七月二十六,公元56年9月日/p
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秦日纲领兵回京救驾。/p
韦昌辉率精兵三千急进,与秦日纲在天京城外会合,在陈承瑢的接应下,趁夜色掩护秘密进城,突袭东王府。/p
杨秀清根本没有做好被杀的思想准备,一代枭雄就被诛于睡梦之中!/p
洪秀全这位太平天国精神领袖,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政教合一。/p
此后两个月,韦昌辉故意扩大事态,杀杨秀清部属连同在战乱中被杀的无辜群众。/p
翼王石达开回京后,对韦昌辉杀人过多表示不满,韦昌辉又欲杀石达开,石达开连夜逃至安庆,起兵讨伐韦昌辉。/p
九月,洪秀全下令天京军民“合朝同心”诛杀韦昌辉,石达开回京辅政。/p
次年四月底,石达开因洪秀全对他猜忌,从天京出走,带领十余万精兵单独行动。/p
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使得太平天国的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p
两更!哈哈哈哈哈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