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过小说CMS
拂过小说CMS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七百二十章:犁庭扫闾一统西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二十章:犁庭扫闾一统西域

 

天幕上。/p

头戴朝冠,身穿帝服的乾隆望着满朝文武,目含威严。/p

“朕于准噶尔,初无利其土地人民之念。”/p

“然,今岁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等领数万众投诚,朕以天下大君,焉有不收养求生而来者之理!”/p

“达瓦齐,作乱之人!其收数万众,虽目前不敢妄举,而日久力足,必又蠢动。”/p

“今事已值,不烦大举,以国家之余饷,两路并进,不过以新降之力,少益以内地之兵,即可成积年未成之功!”/p

/p

曹魏。/p

曹操看这段话就想起大耳贼那家伙。/p

还什么本次出兵并非想占人家的地盘,而是因为达瓦齐弑君作乱,出兵的目的是拯救准噶尔民众,使投诚之人回归故乡。/p

真是的比唱的都好听。/p

那什么噶尔丹策零的次子死的时候,也不见你师出有名。/p

“这一点不如大耳贼直白。”/p

曹魏慢悠悠的抿了一口酒。/p

他不喜欢乾隆。/p

因为他一眼就看出这人的本质跟他类似。/p

面厚心黑。/p

/p

乾隆十九年(54)十二月初四。/p

乾隆宣布本次出兵的人事安排,依旧是兵分两路。/p

/p

天幕上/p

狂暴的西北风卷起万丈旋风,挟着沙土肆无忌惮地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互相追逐嬉戏。/p

黄土道上,盘旋呼啸的黄雾里,绣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p

穿着铠甲戴着头盔,一众骑兵策马骑行。/p

马蹄声在坚硬如铁的冻土上发出千篇一律的叮叮声。/p

/p

命两广总督班第为“定北将军”,统率北路军。/p

授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与准部降将郡王讷默库、班珠尔一起,率所部为先锋。/p

和硕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衔琳沁,和托辉特郡王青滚杂卜,尚书达勒当阿等随军参赞军务。/p

以乌里雅苏台为基地,总兵力一万人,三分之二为准噶尔降兵,其余为八旗兵。/p

命湖广总督永常为“定西将军”,统率西路军。/p

授萨喇尔为“定边右副将军”,与准部降将亲王车凌、郡王车凌乌巴什、贝勒车凌孟克、色布腾等人一起,率所部为先锋。/p

喀尔喀亲王额琳沁多尔济、贝子扎拉丰阿、总督鄂容安等随军参赞军务。/p

该军以巴里坤为基地,总兵力一万六千人,由准噶尔降兵、八旗兵、绿旗兵组成。/p

/p

{哇这人名看得眼睛疼。}/p

{别的不,乾隆的十全武功起码有一大半含金量十足,他下发掘出的人才也是真多,一茬一茬的。}/p

{确实,而且康熙乾隆年间的清军还是武德充沛的!}/p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有一座很大的岳飞庙,至今保存完好,是康熙年间,清军追击准噶尔余部一路打到哈萨克斯坦,当时叫阿克莫拉修的岳飞庙。}/p

{一直到了雍正,他“罢黜岳飞独尊关公”,岳武穆的地位才一落千丈。}/p

{然后在乾隆年间又允许重新崇拜岳飞,只能越是缺什么,越是喜欢补什么。}/p

{雍正自己武力不行,特别喜欢关羽这样的(狗头)}/p

/p

季汉。/p

刘备微微皱了眉头。/p

“这话得怪怪的。”/p

至于哪里怪一时还真没想出来。/p

张飞醉眼朦胧,直抒胸臆,大着嗓门道:/p

“岳飞厉害!但还不能与我二哥相提并论!”/p

“翼德!”/p

刘备的一声怒喝打断了张飞的话音。/p

张飞被一声厉喝喊回了神智。/p

明白自己了什么,缩着脑袋,不敢跟刘备对视。/p

刘备气愤道:/p

“岳飞!精忠报国!此等大义是能口中编排之人吗?”/p

“下去!清醒了脑子在回来!”/p

张飞不敢抬头,抱拳掩面退下。/p

诸葛亮摇着羽扇,轻叹一声。/p

“主公,三将军的脾气秉性需彻底矫正一番不然”/p

刘备也叹了口气,无奈道:/p

“他什么答应我,什么事也顺着我,偏偏这个臭脾气!了也听,听后不改!”/p

“需得一人时时拂看”/p

诸葛亮则以扇掩嘴,附耳轻声如此这般。/p

刘备听得一脸雾水。/p

扭头看向一脸纯真的好大儿。/p

“孔明,这真行吗?”/p

诸葛亮成竹在胸道:/p

“三将军考虑着主公的面子,也要顾虑自身不能带坏阿斗。”/p

“同时,也能让阿斗涨一涨血气。”/p

“一举两得。”/p

刘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p

刘禅突感一阵寒意。/p

降温了吗?/p

/p

在阿睦尔撒纳等人归降之前,乾隆与军大臣商定的兵力配备方案是北路军三万人全部为八旗,西路军二万人一万为绿旗。/p

当阿睦归降后,乾隆改变主意,决定以准噶尔降兵作为军队主力。/p

两路军队从组成到打法都很相似,准噶尔降将率领准军为主力前锋。/p

八旗兵、绿旗兵在清军将领的带领下尾随跟进。/p

/p

大清康熙时期/p

康熙真想对着胤禛指指点点!/p

你看看你儿子!/p

你再看看你自己!/p

看看这时把握,看看这随应变!/p

“好圣孙啊。”/p

明成祖有好圣孙,自己也有好圣孙。/p

所以自己等于明成祖!/p

“民生再搞好一点”/p

康熙喃喃自语道:/p

“朕的道路就更进一步了。”/p

/p

大清雍正时期/p

雍正有些酸溜溜的。/p

“哼,趁捡了个大便宜罢了。”/p

“朕可是靠硬打硬的!”/p

虽然没打过/p

雍正眯眼盘算着。/p

“吏部?兵部?”/p

这么好用的大儿子不能浪费了!/p

必须物尽其用!/p

/p

乾隆二十年(55)二月十二日,北路军副帅阿睦尔撒纳率领前锋军队六千人自乌里雅苏台出发。/p

八天后,北路军统帅班第率领察哈尔八旗兵三千人衔尾而进。/p

二月二十五日,西路军副帅萨喇尔率领前锋军队出发。/p

三月初九,西路军统帅永常率兵跟进。/p

因连年内乱,加之准噶尔降将的招抚,这次进军异常顺利,准噶尔各部及南疆回部纷纷投诚。/p

五月初三,清军过伊犁河,又收降一万余户准噶尔部众。/p

达瓦齐集结下万余军队,跑到格登山防御。/p

/p

大宋哲宗时期/p

赵煦看着天幕若有所思。/p

乾隆的时把握确实厉害。/p

行兵打仗不是一定要在战场上见胜负。/p

有时候盘外招也是战事的一部分。/p

赵煦觉得清朝皇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p

北边那两硬碰硬是不行了。/p

只能考虑盘外招了。/p

/p

大唐高宗时期/p

李治看不懂了。/p

“这达瓦齐一直在做什么?”/p

“刀都架脖子上了才反应过来?”/p

长孙无忌看着一脸荒唐的皇帝,差点没笑出声。/p

还是年轻,对方主将的骚操作连绵不绝之事,他还是经历的少。/p

/p

此时此刻他又想起了先帝。/p

若是先帝如此行事,定是要请君入瓮!/p

但看对方行事应该就是单纯的没反应过来。/p

“这一局若是胜了”/p

清朝真就干成了开天辟地后的一件大事了。/p

纳西域入国土。/p

/p

天幕上。/p

一座白色大账坐落在山坡上。/p

周围是背山据水建立起的防御工事。/p

在辕门口处,三命头戴毡帽,身披轻梭子甲哨兵正在闲聊着。/p

不多时,其中一名哨兵借口离开,三两步绕到一片灌丛林中消失不见。/p

而不远处,一队同样装扮的轻甲兵,正枕戈以待。/p

/p

格登山位于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以西六十公里处,在伊犁南侧。/p

达瓦齐在此背山据水扎下营寨,依托自然屏障,防御清军进攻。/p

但由于连年内乱,准军苦于征战,且达瓦齐为政荒诞,不能服众,所以他属下的士兵人心惶惶,军械不整,军心离散。/p

五月十五日,阿睦尔撒纳率军逼近格登山。/p

当夜,他派遣阿玉锡等三名将官,率领二十二名精壮士卒到准军营寨附近侦察敌情。/p

因为阿玉锡等也是准噶尔人,他们换装准军服饰与准军哨兵交谈,得知准军内部混乱,军心涣散。随即,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p

单凭侦察队二十五人,发起对准噶尔万余军队的进攻。/p

/p

天幕上。/p

一座丈许高的石碑竖立于平整的山头上。/p

碑额镌刻盘龙,两侧饰二龙戏珠图案。/p

阳面刻“皇清”,阴面刻“万古”二字。/p

碑阳满汉合璧,碑阴蒙藏合璧,全文竖排,以汉文计共两百一十余字。/p

格登山纪功碑/p

/p

阿玉锡率军冲进敌营,枪矢并发,声震山谷。/p

无一人敢撄其锋者。擒其台吉二十人,宰桑四人,宰桑子弟二十五人,达瓦齐仅以身免。/p

是役,以二十五人,败六千余众,乾隆帝闻报,作阿玉锡歌,复制纪功碑文,勒石山岩。/p

战后,乾隆帝命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为阿玉锡作画,名为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并作诗纪念。/p

之后,就是一路坦途了。根据阿睦尔撒纳的奏报:“进兵至伊犁,沿途厄鲁特、回人等牵羊携酒,迎叩马前。”/p

达瓦齐战败后,于六月初八带着七十余人跑到南疆回部的乌什城,投奔该城首领霍集斯。/p

霍集斯派他的弟弟带着牛羊美酒,在城外四十里处迎接达瓦齐一行,然后直接捆了他们。/p

六月二十四日,霍集斯将达瓦齐等人送到清军大营。/p

乾隆下令将达瓦齐解送到北京,行献俘礼。/p

/p

{阿玉锡像,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p

{乾隆给阿玉锡写的诗歌虽然过于直白,艺术价值不高,但是写得很有趣,如万祖父临儿孙,意思我们大清打准噶尔跟爷爷打孙子一样,赢了还要嘲讽。}/p

{乾隆用人之明蛮厉害,降将也用的好,也没有杀达瓦齐。}/p

{是啊,阿尔锡雍正十一年就入清了,一直默默无闻,要不是碰到章总那就废了}/p

/p

大唐高祖时期/p

李渊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住了!/p

“你们这么看着我作甚?!”/p

李建成与李世民若无其事的避开头。/p

“其实不杀主要是为了彰显自己有容人之量。”/p

“大兄的对啊!而且还能安准噶尔众降将之心,且后续若有反叛,还能师出有名。”/p

“二弟的对啊,这乾隆是个聪明人。”/p

“是哩。”/p

李渊额头青筋暴露!/p

彼其娘之!/p

/p

大唐。/p

李世民捻须叹声道:/p

“快两千年了吧?”/p

“有胆识!”/p

长孙皇后打眼一瞧就明白了,这是又起了爱才之心。/p

“二郎麾下这等猛将也是不计其数的。”/p

李世民挺胸抬头,朗声道:/p

“天下英才,多多益善!”/p

/p

从西汉张骞,到东汉班超、班勇,再到唐朝名将苏定方、高仙芝,无不为经营西域费尽心血。/p

然而,强盛如汉唐,西域仍然避免不了降而复叛、叛服不定。/p

甚至在宋元明三朝的数百年间,中原失去了对西域的有效治理。/p

而自乾隆派遣大军进入伊犁河流域。随后数年间,整个西域渐次重归。/p

今日中国的西北图就此奠定。/p

乾隆对伊犁流域的吞并,标志着中国在历经了一千八百年之后,实现了班超之时就制定的目标。/p

即定居民族对游牧民族、农耕地区对草原的还击。/p

完成旷世武功的乾隆也在官修文献中明定“伊犁”之名。/p

犁庭扫闾,一统西域!/p

/p

大汉武帝时期/p

刘彻看着天幕里被彻底纳入中原疆土的西域,感叹一声:/p

“不管以后乾隆如何,后代清帝如何。”/p

“只此一大贡献,后人都要承乾隆的人情,认其功劳。”/p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无论生活习惯、信仰甚至相貌服饰,西域都与中原民族有极大的区别。/p

再加上地处边陲临近异邦,所以反叛之心从未消弭。/p

“武力征服不能长久,经济文化融合才成一家。”/p

卫子夫默默翻个白眼。/p

你个逮个蛤蟆攥出油的家伙,不刮地三尺就不错了。/p

/p

大唐宪宗时期/p

李纯看着西域二字,突然泣不成声。/p

“想我大唐强盛之时,周边无大国、无敌国、无强国!”/p

“万邦来朝,岁岁上贡。”/p

“安史之后,却被欺辱至此!”/p

一旁坐着的年幼孙儿起身,拽着衣袖,抬擦着李纯的泪花。/p

“大父!不哭!”/p

“孙儿也会犁庭扫闾,一统西域的!”/p

李纯看着年幼的李炎,红着眼眶笑道:/p

“会的,会的。”/p

老皇帝决定了,为了大唐未来。/p

藩镇要除,宦官也要除!/p

神策军一定要拿到!/p

李纯看向天幕。/p

这就是天命!/p

/p

乾隆二十年(55)七月二十日,乾隆谕旨:“准噶尔四卫拉特台吉等俱照内扎萨克一体封汗、贝勒、贝子、公等爵秩,令各管辖所属。其归公管辖之二十一昂吉,仍存旧日名号,分立八旗。”/p

二十一昂吉相当于“自治部落”,乾隆打算将他们分别编入八旗,仍驻守卫拉特各处,相当于驻防八旗。/p

编设盟旗,牧民照旧放牧生活。/p

本次进兵的诸位将领也有封赏,阿睦尔撒纳被赐予亲王双俸,班第、萨喇尔俱晋封一等公爵。/p

到这里,看起来是一个圆满的大结局。/p

准噶尔各部照旧安居乐业,乾隆未动用大批真正的清军,也未耗费多少钱粮,完成了康熙的遗愿,实现了清朝图的大一统。/p

/p

过年好啊各位亲爱的朋友们!/p

愿你们幸福!快乐!祥和!/p

愿伤害不会加诸你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你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你们!/p

愿你们经常能成功,愿你们发财!暴富!身体健康!/p

/p

例行吐槽环节。/p

以前的春晚是犀利的,它会对过往一年里的一切不公之事报以刀笔。/p

现在好一副花团锦绣图。/p

/p

语言类节目就不了,有一个算一个,用任何形容词都是对那形容词的侮辱。/p

用任何形容物都是对那形容物的践踏!/p

鄙人单方面决定,以后骂人就用“你连春晚语言类节目都不如!”/p

/p

歌舞我就喜欢伊人外景首选武汉/p

其实重庆也不错,但汽车灯一出真的憋不住了。/p

人家黄鹤楼,你弄个车尾灯?/p

咋?用尾灯照亮世界啊?/p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